TikTok Shop东南亚新规突袭!两类商品紧急下架,你的店铺中招了吗下架,你的店铺中招了吗?

描述文字

一、新规惊雷:东南亚战场再出重拳

“刚上架的爆款突然被下架!” 近日多位 TikTok Shop 东南亚卖家反馈商品遭平台强制移除,罪魁祸首正是 9 月生效的两项核心新规。随着东南亚成为 TikTok Shop 全球 GMV 增长的 “火车头”(2024 年贡献 340 亿美元,占比超 75%),平台正通过更严格的品控筛选优质商家 —— 此次明确两类商品将全面清退,波及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五国跨境卖家,自查刻不容缓!

二、红线预警:这两类商品必须立即清理

(一)高风险禁售品:触碰即下架,重则封号

这类商品因违反当地法规或平台安全准则,被列为 “零容忍” 范畴。结合泰国、越南等市场新规,典型违规品类包括:

•危险物品:电击玩具、高压水枪、外露加热元件的热水器等,近期越南站点已下架超 2000 件此类商品;

•伪医疗商品:无需处方的牙套、挺鼻器、宣称 “治病” 的草药补充剂,此类商品在马来西亚遭投诉量环比激增 300%;

•违禁动植物制品:含珊瑚成分的饰品、濒危动物皮毛制品,泰国海关已拦截多批此类跨境包裹。

案例警示:某美妆卖家因销售含未备案大麻素(CBD)的护肤品,不仅商品全线下架,店铺还被扣除 24 分违规分,直接丧失联盟营销资格。

(二)低质高差评商品:数据不达标自动清退

平台新规强化了 “商品差评率” 考核,两类商品首当其冲:

1.差评率≥2.5% 且差评数≥3:如某 3C 配件卖家因充电头频繁损坏,差评率达 4.2%,商品 24 小时内被移除联盟商品池;

2.货不对板严重:越南市场近期严查美妆类商品,某店铺因 “图片展示美白效果与实物不符”,单日收到 17 条差评,直接触发下架机制。

三、10 分钟自查攻略:手把手保住你的商品

(一)后台快速定位风险商品

1.登录 TikTok Shop 卖家中心,进入「商品管理」-「全部商品」;

2.点击「筛选」,勾选 “差评率≥2%”“无资质备案” 标签;

3.重点查看「合规状态」列,标红的 “待整改” 商品需优先处理。

(二)3 大判断标准精准避坑

 

风险类型 核心判断要点 合规依据
禁售品 是否含危险成分 / 需处方资质 / 违禁原料 《禁售商品规则》
低质商品 差评关键词是否集中(如 “损坏”“无效”) 商品满意度指标
资质问题 是否完成本地认证(如越南语标签) 跨境运营规范

四、应对方案:从紧急止损到长期合规

(一)48 小时紧急处理流程

1.立即下架:对确认违规的商品,在「商品管理」中点击 “下架”,避免违规分叠加;

2.资质补全:医疗相关商品需上传当地监管部门认证文件,路径为「店铺设置」-「资质中心」;

3.差评申诉:对误判差评,提供物流凭证或质检报告申诉,2 个工作日内可获回复。

(二)选品新思路:瞄准合规高潜品类

结合平台资源倾斜方向,推荐三类安全选项:

•本地化家居品:适配东南亚多雨气候的防霉收纳盒,泰国市场搜索量增长 210%;

•原创美妆工具:带防伪标识的化妆刷套装,避开功效性宣传雷区;

•智能小家电:符合当地电压标准的迷你风扇,需附上 CE 认证报告。

五、新规本质:内容与合规的双重竞赛

此次清退并非偶然 —— 随着 GMV Max 投流机制全面推行,平台更青睐 “优质商品 + 创意内容” 的组合。那些依赖低质混剪视频推流、商品却屡遭投诉的卖家,终将被算法淘汰。反之,某户外用品店通过真人实测短视频展示防水背包,既规避内容违规,又因商品好评率达 98%,获得平台流量倾斜。

结尾:合规才是东南亚电商的通行证

2025 年东南亚 650 亿美元 GMV 蛋糕正在铺开,但只有守住合规底线才能分一杯羹。建议卖家每周查看「规则中心」更新,建立 “商品资质 - 内容创作 - 售后响应” 三位一体的合规体系。现在就打开店铺后台自查,别让违规商品成为你错失增长的绊脚石!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达秘
THE END
达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