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做 TikTok 跨境小店:不直播、不拍视频,靠这 3 招在美区和东南亚闷声赚钱?

描述文字
引言:

凌晨 1 点,32 岁的文员张琳盯着手机屏幕突然坐直了身子 —— 她的 TikTok 小店后台弹出一条新订单,来自美国加州的用户拍下了一款中式刺绣书签,利润 37 美元。

看完这篇文章,末尾有福利!

 

这是她兼职做跨境电商的第三个月,既没露脸直播,也没拍过一条短视频,却已经靠着 “躺平式运营” 攒下了两个月工资。

 

“原来真的有人不用对着镜头喊‘家人们冲’,也能把中国货卖到全世界。” 张琳的朋友圈配了张订单截图,底下瞬间炸出 20 多个求攻略的评论。

 

这或许正是当下无数想做副业的小白的心声:面对 TikTok 跨境电商的浪潮,既渴望分一杯羹,又被 “必须直播拍视频” 的门槛吓退。但在美区和东南亚的 TikTok 小店生态里,一批普通人已经靠更 “低调” 的方式找到了答案。

 

小白做 TikTok 跨境小店:不直播、不拍视频,靠这 3 招在美区和东南亚闷声赚钱?插图
小白做 TikTok 跨境小店:不直播、不拍视频,靠这 3 招在美区和东南亚闷声赚钱?插图(1)
美区市场:藏在 “高消费” 背后的新手机会

小白做 TikTok 跨境小店:不直播、不拍视频,靠这 3 招在美区和东南亚闷声赚钱?插图(2)

 

当王浩第一次在 TikTok Shop 美区店铺后台看到 “500 美元订单” 时,手里的泡面差点洒在键盘上。这个在工厂做质检的小伙子,从没学过跨境电商,更不懂什么流量密码,只是把老家义乌的手工蜡烛挂到了店铺里。

 

“美区用户太敢花钱了。” 王浩后来才知道,他卖的那款带香薰功能的圣诞主题蜡烛,在当地线下超市要卖 39.9 美元,而他从 1688 拿货价 8 元,挂到店里 29.9 美元还包运费,“每天早上打开后台,总能看到三四个订单,大多是晚上下单的,美国人好像半夜不睡觉逛街?”

 

美区市场的魅力,藏在 5.7 亿月活用户的消费力里。这里 57% 的 TikTok Shop 卖家都在赚 “精致生活” 的钱:从带 USB 接口的暖手宝到可折叠的硅胶蒸笼,那些能解决日常痛点的中国供应链优势产品,哪怕没有短视频吆喝,也能通过平台的自然流量被精准推送给目标用户。

 

就像王浩发现的,优化产品标题时加上 “handmade(手工)”“Christmas gift(圣诞礼物)” 这类关键词,订单量突然涨了一倍 ——这就是自然流的魔力,平台算法会替你找到那些在搜索框里敲下这些词的人。

东南亚市场:用 “本土化嗅觉” 捡漏的黄金地带

如果说美区是 “高客单价战场”,东南亚就是 “高频复购的蓝海”。95 后护士小陈的 TikTok 小店,专做东南亚宝妈群体的生意,卖得最火的是带防滑底的儿童袜,3.99 美元一包,三个月卖了 2000 多单。

 

“东南亚用户手机不离手,但不爱看复杂的视频。” 小陈的秘诀很简单:找当地达人合作。她在 TikTok 上搜 “印尼宝妈博主”,挑了几个粉丝量 5 万左右的账号,免费寄样品请对方拍几张产品图发动态,“不用露脸,不用说话,配一句‘宝宝穿这个袜子不打滑’就行,佣金给 10%,达人很乐意接。”

 

这种 “达人带货轻模式” 在东南亚尤其吃香。越南、泰国的年轻用户更相信 “身边人推荐”,而大量中小达人缺优质货源,只要你的产品性价比够高,哪怕是素人博主的一条静态图文,也能带来几十单生意。小陈算过一笔账:找 10 个小达人合作,一个月成本不到 200 元,却能稳定出单 300 多件,“比在医院值夜班轻松多了”。

 

小白做 TikTok 跨境小店:不直播、不拍视频,靠这 3 招在美区和东南亚闷声赚钱?插图(3)
不直播、不拍视频,到底靠什么出单?

张琳、王浩、小陈的故事里,藏着三个对小白最友好的出单逻辑,每一个都绕开了 “镜头恐惧症”:

自然流靠 “关键词锚定”:就像给产品装一个 “导航系统”。在美区卖厨房用品,标题里加 “non-stick(不粘)”“dishwasher safe(可洗碗机清洗)”;在东南亚卖服饰,标注 “muslim friendly(适合穆斯林)”“quick dry(速干)”,这些当地人常用的搜索词,会让你的商品卡在海量信息里被精准捞出来。

 

达人带货靠 “轻合作”:打开 TikTok 的 “Creator Marketplace”,输入目标市场和品类,就能看到达人的报价和带货数据。新手完全可以从 “置换合作” 起步 —— 免费寄样品换一条种草动态,对方粉丝哪怕只有 1 万,也可能带来惊喜。广州的宝妈李姐就靠这种方式,让马来西亚的美妆博主带火了她的中药面膜,“对方就拍了张敷面膜的自拍,配文说‘中国草本味好安心’,一天卖了 80 多盒。”

 

商品卡靠 “视觉钩子”:不用拍视频,但产品图一定要 “会说话”。在东南亚卖手机壳,第一张图放 “防摔测试” 实拍;在美区卖宠物用品,用 “狗狗叼着玩具笑” 的场景图。张琳的刺绣书签能爆单,正是因为她在主图里加了一句英文小字:“Each one is unique(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戳中了外国人对 “手作温度” 的偏爱。

副业的意义,从来不止是多赚点钱

当王浩用跨境小店赚的钱给女儿买了台学习机时,他突然明白:好的副业不该是 “另一份加班”,而应该是 “给生活多一种可能”。

 

那些在美区深夜下单的美国人,在东南亚午后签收包裹的年轻人,或许永远不知道,屏幕另一端的卖家只是个普通上班族,靠着优化关键词、找达人合作,就把中国的小物件送到了他们手上。

 

现在的你,可能正对着电脑屏幕打哈欠,也可能在通勤路上刷着手机。或许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有一个机会,不用露脸、不用拍视频,只需要花点碎片时间选选品、优化下商品卡,就能把货卖到全世界,你愿意试试吗?

 

TikTok 跨境小店的门,从来不是为 “网红” 开的,而是为那些想给生活多赚点底气的普通人留的。下一步,你打算迈出去吗?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达秘
THE END
达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