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区TikTok电商的机遇与展望

本月关注TikTok电商的朋友,很难忽略刚开放的日本站点。
作为全球第三大电商市场,日本蕴藏着巨大的TikTok电商机遇。平台支持本土店、跨境店、全托管店多种模式,数据显示,TTS日本用户中75.2%会在观看视频后搜索商品,用户基数超3000万。凭借地理位置邻近、文化相似性等多重优势,TikTok电商在日本的发展潜力甚至可能超越泰国和印尼。业内预测,日本TikTok电商规模未来有望跃居全球第二。
近期,不少新入行卖家向笔者咨询:是否值得布局日本市场直邮模式?茶叶、情趣内衣等类目在日本是否可行?独立站玩法是否仍有空间?是否应直接启动直播带货?... 针对这些核心问题,本文将进行系统性梳理。
本文重点在于理清运营策略方向,结合过往TTS国家站点经验,提供实操建议与避坑指南-历史经验往往具有高度参考价值。
回顾TikTokShop的核心规律,两大机会始终存在:新兴市场的刚需标品,以及成熟市场的爆品迭代。
从东南亚到英美,再到欧盟四国、墨西哥、巴西,这一逻辑已被反复验证:在本地货架电商平台热销的产品,仍有潜力在TikTok电商再度爆发。关键引爆点在于:合适的客单价、强内容适配性(直播/短视频)、易达人合作(样品寄送)、广泛的用户受众,甚至具备用户自发转化为达人的可能性。符合这些条件的卖家,几乎无往不利。典型案例包括:美区亚马逊增长停滞的品类在TikTok逆势翻红,甚至反哺亚马逊销量;TikTok墨西哥首批爆品中,四成来自美国卖家。理解此逻辑,便能把握日本市场的先机。
答案是肯定的,但需理性评估。当前跨境直邮店仍属官方定邀制,部分服务商通过非正规手段开设的店铺存在风险。精明玩家将其视为美区早期的“资料店”,主要用于测品。测品成功后,实力卖家会转向本土化运营扩大规模;反之,则可能包装成案例进行市场收割。
需明确跨境直邮店的两类目标群体:
产品特性受限:不便海外囤货的商品(如定制类、高价值商品);
降低风险需求:资金有限的中小团队及个人卖家(占比更高)
重要提醒:警惕“为他人做嫁衣”风险。
以深圳卖家小黄为例,其计划通过直邮模式在日本销售3C标品。需注意:日本市场邻近中国既是优势也是隐患。一旦产品测试成功,具备囤货实力的团队可迅速本土化运营,凭借更快的物流速度和更低成本碾压直邮卖家。此时,您的前期投入将成为对手的“垫脚石”。
策略建议:
长期视角:避免易被复制的标品,专注差异化或定制类商品。
短期操作:若测试标品,需快速转向本土化运营模式。
模式选择:DIY定制类商品可考虑独立站引流(TikTok未禁止该模式);跨境直邮更适合水晶珠宝等特殊品类。
内容红利期:新兴市场初期内容监管较宽松,可借力其他平台热门素材快速起号。但需提前规划变现路径:宠物类账号虽易起量,但因素材搬运易被封禁,需尽早转型为具备商业价值的“宠物达人号”。若方向不明,建议选择美妆个护、家居日用等受众广泛的类目——当垂直类目达人稀缺时,相似人群属性的达人带货效果同样显著。
招商对象:支持中国大陆及香港注册企业(暂不接受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
资质要求:需提供主流电商平台(如亚马逊、乐天等)运营经验,且店铺主体须与TikTokShop入驻主体一致。
可申请类目及资质要求详见下图(附官方经理对接通道)。
关于直播的冷思考:
尽管日本市场被广泛看好,但对多数卖家而言,短视频仍是首波更稳妥的机会。TikTok直播并非简单复制“人货场”就能成功,也难像国内抖音快速形成“人带货”效应。新市场初期,“货带人”(供应链驱动)仍是主流。目前有卖家通过直播引流至独立站销售情绪价值类产品取得成效,但需关注核心问题:日本直播渗透率能否突破20%?还是如欧美般长期低于10%?这决定了直播生态的天花板。选品及直播能力不足的卖家,暂不建议首选直播入局。
当前最关注TTS日本站的群体是华人卖家,其中尤以熟悉中国直播电商(抖音、淘宝等)的玩家最为积极。他们见证了中国直播电商对货架电商的颠覆,而一个关键群体是:国内主流跨境购平台(天猫国际、京东国际、考拉、亚马逊海外购)的华人供应商。
这些平台的核心供应品类(除欧美服饰外)正是日本美妆个护(资生堂、SKII、花王等)。这些品牌的出口主力多为华商。他们关注TikTok源于两大因素:
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直播爆款基因(如资生堂常居国内头部直播间);
亲历中国直播电商从兴起到调整的全周期,深谙TikTok电商在日本的意义。
综合优势解析:
模式多元,门槛灵活:本土店、跨境店、全托管、独立站并行,尤其跨境POP模式大幅降低入场门槛(仅需主流平台经验)。此灵活性为印尼、新加坡等早期市场所不具备。全托管模式的开放更具战略意义——此前仅限欧美市场,足见平台对日本的重视。
供应链稳定性强:日本多品类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相较于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日本市场环境更为明朗。
地理位置优越:便于“进可攻(本土化放大)、退可守(跨境直邮)”。对比欧美,日本的地理优势显著降低工厂型卖家的备货转型门槛。
文化接受度高:中式审美产品(国风美妆、汉服、茶具)在日本年轻群体中拥趸众多,内容电商的接受度也更高。
近乎零时差:极大提升团队协作、平台对接效率(对比美区需1-2周完成的事,日本市场可缩短至1-2天)。
市场选择逻辑:
观望中的国内卖家对印尼(担忧水土不服)、越南菲律宾(利润偏低)、美国(距离远、复杂度高)心存顾虑。而日本市场在客单价、风险可控性、模式适配度、地理位置等维度的综合优势,使其成为更优解。尤其在今年国内电商增长承压(如“最惨618”)的背景下,日本站成为寻求增量的重要出口。
全球网购用户Top10市场中,除中国使用抖音外,其余均使用TikTok。已开通TTS电商的市场包括:美国(2023.8)、日本(本月)、英国(2021)、德国(2025.4)、印尼(2021)、法国(2025.4)、巴西(2025.5)。
图:2024年全球网购用户前十国家一览
英国:作为最早开通站之一,四年发展仍难跻身前五。用户保守、网红生态薄弱、高VAT导致的溢价制约其爆发力,但稳定性尚可。
欧盟(德/法等):虽整体GMV潜力或可与美国比肩,但单一市场难以抗衡日本——后者用户基数更大、内容电商接受度更高,且更吸引中国卖家(模式灵活+地理便利)。
印尼:早期增速迅猛,但与Tokopedia合并后卖家流失,加之反垄断调查与客单价全球最低(仅4.9美元)的硬伤,以及缺乏跨境/全托管模式,规模天花板明显低于日本。
潜力市场:未来TikTok电商三甲之争将在美国(曾第一)、泰国(2025Q1第一)、巴西、日本中展开。泰国Q1登顶得益于美国政策波动及自身综合实力,但变数仍存。
增长空间测算:
参照系1(亚马逊 vs 抖音电商):参照美国亚马逊GMV与抖音电商占比,预估美国TTS有10倍空间。
参照系2(广告 vs GMV):2024年抖音电商GMV约3.5万亿,广告营收5000亿+(GMV约为广告7倍);TikTok广告营收236亿美元,当前GMV仅为其1.35倍。按此比例,TikTok电商全球至少有5倍增长空间。随着更多国家开通电商,品牌广告投入放大,实际空间可能更大。
对(尤其在国内内容电商成功过的)中国卖家而言,TikTok日本站是一次高适配、低试错成本的机遇:产品偏好相似、文化接受度高、无需巨额试错投入。从开店到运营、选品、达人合作与广告投放,TikTok已积累十余个市场的成熟经验。平台已从探索期步入稳健期,为卖家规划清晰路径,并有效遏制早期“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宣传文案所涉数据和图文信息仅供参考,精准信息以正式批文或签约文件为准。我们尊重创作,也注重分享。转发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偏差与谬误,请联系修改或删除;用户使用或无法使用本公众号平台传递的信息所造成的所有直接或间接损失,本公众号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部分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menglar123.com/yy/58697.html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