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Shop进入日本两个月,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描述文字
本文为沫沫原创文章,来自【岛上跨境】

自从 6月底TikTok Shop正式上线日本,不少卖家朋友都在讨论:这是红利?还是只是一场镜中花?

两个月过去了,平台现状渐渐清晰:流量有,但转化没想象中那么轻松;机会在,但入局门槛一点不低。

今天我结合最近收集到的数据和卖家反馈,聊聊真实情况,供大家参考。

01
日本TikTok Shop现在什么情况?

上线时间:2025年6月30日,算起来已经两个月。

用户规模:TikTok在日本的成年用户接近 2,700万,年轻群体居多,短视频消费习惯成熟。

平台动作:官方推出了低佣金激励,鼓励商家入驻和跑品。

商家态度:很多日本本土品牌还在观望,有调查显示,暂时只有约一成零售商考虑把TikTok Shop作为主要销售渠道。

 

一句话总结:流量池在,但日本人买单的习惯还没完全养成。

02
卖家朋友能抓住的机会

流量红利窗口:新平台初期,算法相对友好,曝光机会大,加上低佣金,跑品成本低,适合测试。

目前我们观察下来比较适合在Tiktok生根发芽的品类是:美妆护肤、小家电、宠物用品、收纳家居、饰品——这类产品视频化程度高,容易展示使用场景,也更容易转化。

与达人合作性价比高:相对于传统广告,小网红以及中腰部网红效果更自然、中草率更高。

03
需要警惕的坑

信任问题:日本消费者对售后、保修、退货极度敏感。如果没有本土仓和日语客服,很容易掉单。

合规问题:电器要有PSE认证,蓝牙产品要有TELEC, 化妆品要符合法规,保健品要符合标签要求,不然随时可能被下架。

价格战风险:靠低价补贴冲销量,短期能跑起来,但长期会透支品牌价值。

日本市场尤其看重品牌调性和长期信任。

04
实操建议

第一步:入驻准备完成企业认证 → 核对产品合规 → 规划物流(最好能对接日本仓,我司七大海外仓覆盖日本全境,可以提供完整的一件代发服务)。

 

 

 

 

第二步:小规模测试先上 3-6 个SKU,结合短视频+达人测评跑数据,观察点击率、加购率、转化率。

第三步:放大打法选出跑出来的SKU,用直播和限时优惠放大转化,同时建立日语客服,减少退货。

 

长期打法:品牌建设别只盯着补贴期的销量,要逐步往“日本本土化”靠拢,口碑和信任才是复购的关键。

后续稳步建立日本客服流程(本地电话/邮箱/Line/Instagram DM),并把常见问题写成 FAQ 放到商品页,减少退单。

打造品牌官网 + 与大型本土电商并行(如楽天/亚马逊日本)形成矩阵流量。

05
写在最后

TikTok Shop日本市场,目前还是“早期试水期”。讲真,这两个月沫沫发现并没有达到“全民爆单”的状态。

 

做了十多年日本市场,深深感觉到这是一个电商业态与消费都十分成熟,甚至可以说是克制的国家。

日本消费者的“克制”,体现在他们的购买习惯和决策逻辑上:他们并不会轻易被低价所诱惑,而是更在意产品的可靠性、服务的细致度,以及品牌背后能否传递信赖感。

哪怕是一支牙刷、一个插座,他们也会反复对比、查口碑、看评价,最后才下单。

这背后折射的其实是日本社会整体的消费文化——稳健、保守、追求长期价值。

 

对跨境卖家朋友来说,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机会在于,只要品牌或产品进入消费者的“信赖名单”,复购率和客单价往往比其他市场高得多;挑战在于,前期投入的耐心和时间,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要漫长。

另一方面,日本的电商生态已经高度分层。乐天的“会员体系”、亚马逊的“物流速度”、雅虎购物的“积分文化”,各有千秋。

 

而 TikTok Shop 的到来,更像是给这个成熟市场注入了一股新的变量:让流量驱动的“冲动型消费”,和原本克制的消费文化,产生了碰撞。

所以,沫沫常常说,做日本市场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谁能真正理解日本消费者的“慢”,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稳”。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达秘
THE END
达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