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复盘,190亿GMV背后,TikTok卖家只能叹气。

描述文字
190亿刀,是TikTok ShopQ3的成绩。
其他地方我们不管,只看美区,再把时间摊到3个月,13周,92天。那这个数字到底怎么样?不少美区TikTok Shop卖家,多少都会叹气。
美区,Q3,40-45亿刀,季度增长125%,这是结果。而其他褒奖之词,全砍掉,当作没有。
平均每个月不到15亿刀,每周3个多亿,每天4k多万。看着很漂亮,实际上我们都知道,除去几个大头大卖之外,更多如同我们这些一般般的卖家,真没觉得好赚钱。
这个Q3从ADS转GMV MAX直接让一批批的卖家,只花钱难拿结果。
你要说投流这里没结果,那是偏激的说法,但你要说能像之前ADS的时候门槛低,几乎人人都能拿到一些结果,那也是瞎扯。平台的这一次升级直接动了太多卖家的基本盘。一旦投流这里没结果,BD这里转化也跟不上,那基本就只有消失这条路了。
即使是做的时间更长一点,底气更足一点的卖家,有能力有时间继续琢磨GMV MAX。但实际上,从结果导向,从结果反推,更多的费用,流量,转化,都来自于达人合作的部分。
如果不是因为有和达人绑定操作的底气,就这一波变故,大概率也会损失惨重。
而当流量的一条腿出问题,压力都集中在另一条腿上之后,达人这里的问题也就集中爆发了。
BD也好,自谈合作也好。达人板块狼多肉少的趋势和压力不但没降低,反而还在持续增长中。特别是那些没有自己长期合作的达人资源,又或者之前的合作里不那么愉快,配合度不那么高的达人,眼看着他们水涨船高,自己这里反成了被动的一方,想找他们合作也不一定够得上。心里多少会觉得更憋屈。
这就促使得用另外的方法,去搞定流量,也就逼得自拍和AI,又起势了。自拍无疑是成本最低的,按如何模仿得当,本地化味道到位,这还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摸索和学习的时间,成本也不秀气;重新剪辑+部分AI重构吧,更得把关键帧,比例,破绽,都得照顾到位,AI比例多了吧,容易被平台抓住。可如果有的节点不用AI,原有素材又没有可使用的元素,纠结来纠结去,这条路子,也不是那么容易走通。
最后,没辙,趁着几次活动,降价。这似乎就是很多卖家最后的选择。
今年的几次活动,时间也都拉长了,但实际上,商家觉得又累又不赚钱,消费者也被一波波噱头整得麻木,变疲了。愿意盯着活动前购商品的也没那么多了。
这波秋促就是当头一棒。如果不是还有个全年爆点的黑五顶着,我们是真不知道今年这Q4该怎么操作。说主力订单,利润看日常表现?可今年,从关税到平台算法升级就都是在非活动时间出现的啊!那些时候流的血就指着这样的活动回血了。这个Q4,黑五,是咬着牙也得顶着上,抢订单的。
即使,现在说跨境,说TikTok Shop,说TikTok+Shop,已经成了一场持久战,但主要是战斗,都会有决战这一说。今年的决战就是黑五。叹气抱怨,正常,但都到了这时候,还有多少力气,都得在这个点使出来了。丧气,是换不回订单的。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达秘
THE END
达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