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Shop狂飙减速,一场更残酷的竞争开始了

描述文字

大家好,我是 Kaka,在东南亚深耕两年的本土玩家,经营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三个国家。这是我坚持日更的第131天,目标是日更1000天,打造东南亚本土高质量电商社群。

东南亚电商的“野蛮增长期”结束了。

平台红利消退、流量成本攀升、监管趋严。那个“随便开店就能爆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1️⃣ 平台三国杀:流量之战,走向效率之战

最新数据显示,东南亚电商已形成三大阵营:Shopee、Lazada、TikTok Shop三家瓜分了超过 80% 的市场份额。看似平稳,其实暗流汹涌。

TikTok Shop 的狂飙结束了。在越南,它的份额从 2024 年的 29% 飙升到 2025 上半年的 39%。但卖家都知道,增长的代价是——ROI 坠崖式下滑。

我认识的一个越南卖家,去年靠 TikTok 爆了百万美金,今年却苦笑着说:

“流量费涨了 3 倍,补贴没了,利润薄得像张纸。”

Shopee正在反攻。靠稳定的物流体系与本地仓布局,持续稳居东南亚第一。在菲律宾、马来市场,Shopee 新建卫星仓,日入库量暴增 300%。物流,成了它最深的护城河。

Lazada选择品牌化突围。与天猫的“一键轻出海”系统打通,把中国品牌直接带入马来、新加坡、泰国、越南市场。它不再卷低价,而是卷“体验”和“品质”。

三大平台的竞争,已经从“流量战”变成“效率战”。

谁能更快地交付、更高效地周转、更精准地转化,谁就能活下去。


2️⃣ 越南崛起,印尼趋稳:市场结构重新洗牌

报告里最刺眼的一组数据:越南电商 GMV 在 2024 年增长 31%,成为东南亚增速第一。

印尼仍是最大市场,占比接近一半,但增速明显放缓。越南则成了新的“电商热土”,尤其是 TikTok Shop 与 Shopee 的双寡头格局。

两者加起来,占越南电商市场97% 的份额。

但疯狂增长背后,是卖家汰换率的飙升。2025 上半年,越南市场退出店铺超过8 万家

市场资源,正加速集中到能稳定运营的大卖手中。

如果你还只盯着印尼,可能已经错过下一个风口。2025 年的越南,就像 2018 年的印尼。


3️⃣ 品牌化与本地化:新的生死线

靠低价卷的时代结束了。报告中提到,品牌商城虽然只占店铺总数的3.4%,却贡献了28.7% 的总营收

这说明了什么?

不是卖得多的赢,而是卖得久的活。

越南、泰国用户更信本地语言、本地达人、本地发货;印尼、马来市场则开始偏好中小达人带货+社群裂变。

我采访过一位越南卖家,她直言:

“以前随便上产品就能卖,现在必须请本地主播、上ZaloPay、说越南语,不然没人买。”

Lazada 总裁千城说得更直接:

“品牌化,已经进入黄金时期。”

今天的东南亚,就像十年前中国的天猫崛起——从流量市场,走向品牌市场。


4️⃣ AI:新变量,决定谁能跑得久

墨腾报告预测,到 2030 年,AI 将为东南亚电商带来 1310 亿美元的增量市场。

AI,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修课。

现在的AI已经渗透到:

  • 智能客服(Lazada响应速度提升40%)
  • 内容生成(Shopee卖点模板提升素材效率)
  • 精准推荐(个性化算法延长用户停留30%)

这意味着:

卖家与平台之间的差距,正在被“AI使用能力”拉开。

能用AI优化选品、客服、视频、测款的团队,比同行多50%的运营效率。

未来一年,AI会成为“东南亚卖家分水岭”。


5️⃣ 卖家生存法则:三条路,三种命

① 内容是核心,但别押单平台TikTok 依旧能爆,但要学会内容种草 + 外链转化。聪明的卖家已经用 TikTok 种草,再引流到 Shopee 完单。多平台并行,是2025年的标配。

② 深耕本地,尊重文化东南亚不是一个市场,是六种文化。别再用国内思路拍视频、起文案。用当地语言直播、接本地支付,效果翻倍。

③ 拥抱AI,但别迷信AIAI能提效,却不能替你理解人心。懂市场的团队,才能把工具变成利润。


✅ Kaka总结时刻

东南亚电商的黄金时代没有结束,只是从“野蛮生长”进入了“精耕细作”。

平台在洗牌,流量在变贵,用户在变聪明。而能留下来的,一定是那些更懂内容、更懂本地、更懂技术的人。

2025年之后,东南亚不看谁跑得快,而看谁活得久。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达秘
THE END
达秘